《神农本草玄真记:黑参启灵录》终章(2 / 2)

第六部分:玄参道地话天人

浙东玄参之妙,在于得天时地利:

- 气候:亚热带季风气候,夏热冬凉,恰合玄参“喜温和湿润,忌高温干旱”之性;

- 土壤:金衢盆地的沙壤土,疏松肥沃,排水良好,与玄参“根忌水涝”相应;

- 物候:春分播种,得木气生发;秋分采收,承金气肃降,合“春生秋成”之道。

药农曰:“种玄参如养肾,需阴阳调和。”现代监测显示,浙东玄参产区的土壤硒含量高,水质偏碱性,与玄参“入肾经”的药性暗合,此乃天人合一之实证。

第七部分:千古玄香润苍生

今秋鄞县,药农李伯采收玄参,黑根出土时,根须上凝着露珠,在朝阳下如串珠。他轻抚根块:“这朱砂点,是神农留下的火精,浙东玄参能润三焦,靠的是水火既济。”隔壁村的中医馆里,老中医正为患者开方:“玄参15克,麦冬12克……此增液汤,滋肾水以制心火。”

远处药厂里,玄参经现代工艺提取,制成注射液、片剂,运往全国。而在括苍山顶,当年姜玄炼丹的遗址旁,野生玄参仍在生长,根块黑亮,逢秋分便有白雾环绕,恰似神农时代的烟霞。

结语:玄参之道贯天地

从神农赭鞭到现代药典,玄参之妙,在于“通天地而济苍生”。其色黑入肾,承北方寒水之精;其味苦入心,含南方炎火之性;其性润入肺,得西方燥金之敛;其质柔入肝,具东方风木之生;其气和入脾,备中央湿土之德。此五行俱全之草,唯浙东水土能育,恰合“一方水土养一方药”之理。

赞曰

括苍初遇启玄章,浙东千年种德长。

黑根承露含水火,赤心济世贯阴阳。

八味冠首通仙府,百草传芳续岐黄。

今观玄参生浙地,犹见神农踏云乡。

终焉之语

玄参者,非独草木也,乃天地阴阳之精,神农济世之魂。其在浙东生根千年,从丹炉走入药房,从神话融入生活,印证着中医“天人合一”的智慧。当秋露再次降于浙东,黑根再次入土,我们仍能听见千年前神农的脚步声,在括苍山谷,在金井之畔,在每一味玄参的甘苦中,生生不息。

(全书完)